博客來-買書網博客來博客來-穿越縫合:台灣當代藝術.自我與他者網路書店訂書服務博客來網路書店,博客來網路書局,博客來書店,
穿越縫合:台灣當代藝術.自我與他者
Traverse the Suture
|
博客來-穿越縫合:台灣當代藝術.自我與他者博客來訂書網址: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87926/products/0010454902
空間裡的慾望之詩!
循著拉岡,穿越台灣當代藝術展覽的幻見!
雅各.拉岡早於 1936年發表的一篇主題論文中,提出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一個極端重要的時刻,在小孩子約為十五個月的時期,孩子會突然間出現一種視覺突變,部份論者認為這是指生物上的轉變,不過我們必須理解這裹提及的轉變,是結合生理學/腦部發展/認知能力/感情因素的結合性轉變,缺少一項也不能算是鏡像場景的突變。
小孩子由一歲半開始,會對應一個來自外在世界的自身反映(即鏡像中母親提著小孩的映像)產生一種原始的認同,並產生一種幻想性認知(亦是後錯誤認知的基本型),對自己能作為一個整體(gestalt),感到異常的快樂,可是這完整自我的想法是缺乏生物性基礎,事實上小孩子當時的能動性和自主性都只是有限的,他所成形的自我影像(imago)只是以理想我 (ideal-I)的情況出現。
據拉岡的提法,小孩會在這時間內,視覺上有能力分別在鏡像中,被母親抱著的小孩,和母親的身體是個別被分開的兩個獨立個體,這種獨立和小孩子在原生(初生)時和母體合一的境況比較,是無比的創傷,也帶來最原始的痛苦。這種生理學上的分離狀態和心理上離開母親的痛苦,結合成鏡像期的初始經驗。
從一九八○到一九九○年這十年當中,台灣當代藝術從一九九○年代「國際化vs.在地化」的想像中逐漸發展成目前通稱為「當代」狀態,其中經歷一些相關藝術文化議題──後殖民、媒體、展演機制、主體論述等。而陳泰松的藝評寫作理論包含了精神分析、詮釋學、哲學以及批判理論等參考座標,形成一個從作品/展演美學經驗而出發的詮釋性演繹。其主題是作品中所呈現的客體,如陳泰松在自述中提出的「他者」,「一個再現在作品裡或與之關聯的對象」,也就是詮釋的向度是標示在作品中的「他者」,而不是作品的「創作者」。
當我們在展館觀賞作品時,我們看到的是作品本身所代表的涵意(陳泰松意謂自我),還是在欣賞後由我們賦予作品所代表意義呢?(陳意松意謂他者)。本書所要傳達的也就是近十年來台灣當代藝術展覽與現象,在專業的藝術學養下,黏密而清晰的層次辯證,行文間隱隱透著一股詩意,讓觀者在親歷現場之餘,穿越幻見,參透、縫合慾望兩端的渴望與滿足。
作者簡介
陳泰松
1983年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(今台灣藝術大學)畢業,1992年法國瑟基國立高等藝術學院(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』Arts de Paris-Cergy)畢業。
兼任於中原大學商設系、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研所、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與實踐大學等校,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「台新藝術獎」觀察團委員,文化總會「台灣前衛文件展推行委員會」。
自1995年返台起,從事藝評書寫,文章散見於藝術機構、《典藏.今藝術》等藝術刊物。
暢銷推薦書籍推薦:
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...
同類商品新上架
本類新品熱銷
本類暢銷榜
特價書排行
博客來網路書店,博客來網路書局,博客來e-coupon 2012,博客來書店,1i6博客來網路書店,博客來網路書店歡迎您,博客來書局,博客來售票網,博客來折價券2012,books 博客來網路書店
本站圖文皆引用自博客來,圖文所有權皆為原所有權人所有,引用人與博客來有合作關係!
留言列表